-
耐酸砖的处理 发布日期:2020-11-27现在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生产技术得到改善,耐酸砖的出现和使用,受到我们大众的接受和认可,耐酸抓主要用在我们建材使用过程中,我们在进行铺砌耐酸砖的过程中,我们对于耐酸砖的处理接受,下面我们简单了解一下: 表面预处理: 混凝土基层,*坚固、密实、平整;基层坡度和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应有起砂、起壳、裂缝、蜂窝麻面等现象。平整度用2m直尺检查,允许空隙不应大于5mm。 混凝土基层*干燥,深20mm的厚度内,含水率不应大于6%。 混凝土基层*洁净,施工前将基础表面浮灰、水泥渣及疏松部位清理干净。 基础表面被油脂、化学药品污染的应用洗涤剂处理干净,但不得损坏基础。 混凝土基层隔离层在涂衬之前,应脱碱处理。 上述,我们简单了解到我们在铺砌耐酸砖的过程中,我们处理表面结构的使用和进行的处理的介绍!
-
环氧树脂胶泥施工要点和注意事项 发布日期:2020-11-25环氧树脂胶泥施工要点和注意事项,现在就和小编一起看。 环氧胶泥在施工时的要点: 1基面应干燥、坚实,无油污杂物、无疏松、空鼓等现象。 2固化剂量可视具体环境因素增减。 3施工时应保持施工环境空气流通。 4施工完后,器具应立即用丙酮清洗干净。 注意事项又有哪些呢。 1产品应存放于通风阴凉处,且远离火源。 2运输时严防日晒雨淋,防止碰撞。 以上就是为您讲解的关于环氧树脂胶泥的信息,也希望给您带来了帮助,如果有疑问及需要请联系我们,为您奉上性能稳定、可靠、节能的产品。
-
耐酸砖对基层的处理及要求 发布日期:2020-11-23耐酸砖对基层的处理及要求,现在就和小编一起看。 1、混凝土基层。 ①衬砌前须认真将基层上的油污、灰尘等附着物清理干净。对混凝土基层上高出表面处要预先铲平,剔除不密实的蜂窝麻面混凝土后,以水泥砂浆修补并养护。 ②基层混凝土较平整时,不宜再做底灰找平层,以免形成不良隔离层而导致块材整片剥落。 ③基体表面应为毛面,不应有起皮、裂缝等现象。应符合土建施工质量要求,基层的坡度和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平整度应用1m直尺检查凹凸度不应大于5mm。 2、钢结构基层。 ①钢结构表面应平整,应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钢结构表面应将油脂、污垢、氧化皮、铁锈和原油涂料等物清除。 ③钢结构表面和处理方法,可采用酸洗处理、机械打磨或手工除锈等方法。 以上就是为您讲解的关于耐酸砖的信息,也希望给您带来了帮助,如果有疑问及需要请联系我们,为您奉上性能稳定、可靠、节能的产品。
-
耐酸胶泥的应用领域 发布日期:2020-11-18耐酸胶泥是采用专用的耐腐蚀树脂和特殊辅料配制而成,从而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耐腐蚀性,是火力电厂烟气脱硫装置防腐和烟囱、水塔防腐的材料。 1、适用于冶金、热电、化工、污水处理、造船、化纤、电镀、医药、造纸、食品、石油、钢铁等行业的高温炉(设备)、烟囱、烟道、造粒塔、脱硫塔、储罐、贮槽、酸碱池、地坑、电解槽池、污水池槽、洗涤器、排气管、热风炉等设施设备的内壁耐腐蚀防护。 2、耐酸胶泥也可用于钢结构、工业设备、公共设施、工业建筑物等表面耐强酸、耐强碱、耐强氧化物等防腐蚀保护。还可用于做耐酸砖、塑胶等板材地衬里层。
-
耐酸砖界面剪切强度检测方法 发布日期:2020-11-18采用本文提出的耐酸砖界面剪切强度检测方法,能真实有效反映耐酸砖表面与聚合物砂浆层的界面剪切强度。 (1)建立了加固前芯样与耐酸砖砌体标准件抗压强度关系,沪样抗压强度随砂浆强度增da而大致呈线性增长,并且强度值为耐酸砖砌体标准件的2.0-2.4倍MU15与MU10数据相近,建议取值为二者均值2.25,MU7.5取2.13作为换算指导值。 (2)建立了加固后芯样与耐酸砖砌体标准件抗压强度关系,沪样抗压强度随砂浆强度增da而大致呈线性增长,并且强度值为耐酸砖砌体标准件的3.0-3.4倍,建议取均值3.26作为换算指导值。 (3)功口固前后检测芯样抗压强度均大于相应耐酸砖砌体标准件强度值2-3倍,从而说明所用检测方法可有效地提高检测灵敏度。 (4)不同表面处理工况下的界面剪切强度比较试验表明,界面剪切强度与砂浆强度等级和块体强度等级关联性不大,其与表面处理方式较为相关;涂界面剂对强度提升的效果比磨砂处理好,所用检测方法能真实反映面层法加固后耐酸砖砌体的新旧界面粘结性能。 (5)提出了采用钻芯法检测耐酸砖,耐酸砖砌体结构加固前后基本力学性能的方法,完成了加固前后芯样抗压强度试验、加固后芯样界面剪切强度试验以及4种不同表面处理工况下界面剪切强度比较试验,初步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
耐酸胶泥的功能用途 发布日期:2020-11-09耐酸胶泥是以硅酸钾为粘结剂,高分子缩合磷酸铝为固化剂,铝硅酸盐为耐腐蚀填料组成的新型无机黏合剂。 耐酸胶泥与以硅酸钠为粘结剂,氟硅酸钠为固化剂的普通水玻璃胶泥相比,抗渗透性,耐热性,耐水性等方面显示出突出的优点。 1、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粘接力强,抗渗性好。 2、耐酸胶泥对多种化学介质如无机酸(氢氟酸除外)氧化性酸有机酸和各种有机溶剂有较好的耐蚀性。 3、胶泥采用了非囱素型固化剂,对施工操作人员,对所接触的介质害作用,对所衬砌设备无腐蚀性。 4、耐酸胶泥可在室温施工,常温固化,高温使用,施工简单,使用方便,贮存期长,易于运输。 耐酸胶泥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在某些介质中可使用300℃,亦可使用于高达800~1000℃的烟道.炉窑等高温设备中。
-
耐酸砖的寿命和使用效果 发布日期:2020-11-09从分析可以发现,要提高焦炉蓄热室格子耐酸砖的寿命和使用效果,除了要提高格子耐酸砖的质量,改善其性能外,也要关注焦炉生产的工艺问题,在立火道气流和设备的控制上,避免格子耐酸砖被焦油浸泡,形成容易载附粉尘的表面层。对于高炉煤气,要尽量控制减少其粉尘含量,只有综合管理,才能确保焦炉的寿命达到30一40年。 (1)煤气侧的焦炉蓄热室载土格子耐酸砖长期使用过程中与含Fe,KZO杂质的反应容易出现发泡、软熔变形现象,除与载土格子耐酸砖的杂质含量、性能有关外,也与使用的煤气中的粉尘种类、组成有关;空气侧的焦炉蓄热室载土格子耐酸砖长期使用后相对含Fe,KZO杂质量少。 (2)焦炉蓄热室载土格子耐酸砖的劣化与其骨料组成、用量、致密度有关,劣质的载土格子耐酸砖因为其杂质含量与高气孔率,导致其与含铁氧化物、KZO,C的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结果容易造成载土格子耐酸砖的粉化、变质。 (3)焦炉载土格子耐酸砖发泡变形与煤气粉尘含Fe氧化物、KZ0杂质有关,格子耐酸砖使用过程中被焦油浸泡更易于载附粉尘,因此焦炉长寿使用需要关注所用煤气的质量,控制其中的粉尘与碱金属含量。
-
耐酸砖坯中的水份大量变为蒸汽逸出 发布日期:2020-11-09在制耐酸砖工艺中。蒸压釜的工艺程序一般为:抽真空、升压(2h)、恒压(8h)、降压(2h)如前所述。制耐酸砖工艺中利用灰渣形成粉煤灰一石灰一石膏胶凝系统是种水化反应。反应所需的水是在原材料配料搅拌时加人的。耐酸砖坯进人燕压釜中升压时,耐酸砖坯温度迅速升高,耐酸砖坯中的水份大量变为蒸汽逸出,而这时燕压釜中使用燕汽如是过热燕汽,这些过热燕汽在对耐酸砖坯加热做功时,不易在耐酸砖坯中凝结为水、这样就形成了气、液两相不平衡。 结果是耐酸砖坯中的水大量变为蒸汽充斥在蒸压釜中,水化反应所需水份不够,反应不能充分进行。在升压过程完成达到恒压时,燕压釜内气液两相平衡,但这是耐酸砖坯中水份大量损失后的平衡,耐酸砖坯中所剩水份的不足以保证水化反应的充分进行。而在蒸压釜中使用饱和蒸汽,在升压时,刚开始燕汽凝结为水的速度远大于水变为蒸汽挥发的速度,然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前者速度降低,后者速度加快,在升压过程结束时两者相等,气、液两相达到平衡。这样。在整个升压过程中,耐酸砖坯中的水份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达到恒压时的平衡也是在这个基础上的平衡,这就保证了耐酸砖坯水化反应的充分进行。
-
烧结耐酸砖导热系数也随环境温度影响 发布日期:2020-11-07(1)由于固体颗粒导热系数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烧结耐酸砖导热系数也随环境温度升高而*,但变化较小,其变化速率在10-3数量级。 (2)在1000一1100℃范围内,烧成温度主要影响烧结耐酸砖孔隙率和孔隙结构特征,随着烧成温度的升高,淤泥粘土耐酸砖导热系数先增加后减小。 (3)随着淤泥掺量逐渐增加,原料有机质含量*,成孔作用逐渐增强,烧结耐酸砖密度、导热系数和抗压强度均有所降低,制备轻质保温耐酸砖需协调烧结耐酸砖的保温性能与强度性能。 (4)城市河道淤泥有机质含量高,与一般有机成孔剂相比,掺入50%淤泥具有较好的成孔效果,烧结耐酸砖的导热系数从0.820W·m·℃降低到0.480W·m·℃,降低约41.5%,且其他指标均能满足我国规范对*烧结普通耐酸砖的要求,表明以城市河道淤泥为主要原料制备轻质保温耐酸砖是可行的
-
淤泥耐酸砖的实用性经济性以及强度 发布日期:2020-11-07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渣7d的活性指数可达到%%,这是由于习、一渣中Ca0的含量达34.79%,目其非结晶物质含量高于粉煤灰和淤泥,因此,矿渣能够具有很好的早期强度。粉煤灰主要提高了后期强度,因此37d的活性指数儿乎没有变化,但28d的活性指数达到74%,相比于3d提升了44个百分点。 对于淤泥来说,3d的活性指数为20%,而28d的活性指数只有15%,这主要是因为不同龄期的淤泥抗压强度相比于其他复合胶凝材料配比体系来说,其增加位不明显,因而淤泥的活性指数反而呈倒退的现象,这从侧面反映了淤泥的活性较弱,也验证了图1淤泥XRD测试的结果。因此,本实验条件下,活性指数的从大到小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淤泥。 结合上述活性指数试验结果,并综合考虑淤泥耐酸砖的实用性、经济性以及强度要求,研究了在2种水胶比(ulb=0.4和.6)在自制活性激发剂作用下,淤泥取代初始胶凝材料质量分别为20%,40%和60%(其他组分材料对应减少相应比例)的各项性能。具体试验配比如表5所示。淤泥掺量对砂浆流动性的影响依据GB/T2419-2005《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采用表5实验配比,将拌和好的砂浆分2次加入试模中,并用小刀相互垂直划动儿次,使其捣实均匀。捣压完成后,取下套模,让跳桌以is/次的频率跳动25s,然后用卡尺分别3次量取2个垂直方向直径,取其平均位,其流动度测试结果如图2所示。 淤泥的加入虽然降低了制做耐酸砖的成本,但淤泥对砂浆和易性有一定影响。如图2可知,随着淤泥掺量的增加,不同水胶比的砂浆流动度均呈现下降趋势,水胶比0.6时的流动度相比于水胶比0.4时来说,流动度下降幅度较小。当淤泥掺量达到60%时,水胶比0.4的砂浆流动度只有160mm。